簡史
追溯歷史,早年九龍童軍組織分為九龍東區和九龍西區兩個獨立區。後來童軍旅逐漸增加,為方便管理,九龍東區劃分為四個區:尖沙咀區、紅磡何文田區、宋皇台區(當年包括現在的九龍塘及九龍城)及黃大仙區。
及後童軍活動擴展甚速,九龍地方於一九六一年成立。九龍東區所屬各童軍旅劃分為五個區:尖沙咀區、紅磡何文田京士柏區(簡稱「紅何京區」)、飛鵝山區、九龍塘區及九龍城區。紅何京區於一九六一年成立。
一九六七年初,總會開始推出「五年拓展計劃」。一九六八年根據總會「五年拓展計劃」,將整個香港劃分為港島、九龍及新界三個地域,而九龍地域劃分為東、南、西及北四個地方:
1. 東九龍地方:包括紅磡何文田區、九龍城區及九龍塘區;
2. 南九龍地方:包括尖沙咀區、油麻地區及旺角區;
3. 西九龍地方:包括深水埗區、李鄭屋區及九龍仔區;
4. 北九龍地方:包括飛鵝山區及官塘區。
由於總會推行「五年拓展計劃」成功,當時參加童軍人數不斷增加。因此紅磡何文田區於一九七零年劃分為紅磡區、何文田區及馬頭角區,並由趙洪小汫女士擔任區會長、沈宏先生擔任區總監及洪偉民先生擔任區主席。
一九七五年馬頭角區撥入紅磡區。